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协办单位
投稿细则
杂志订阅
广告合作
本刊声明
联系我们
2021年第43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立足乡村特质的乡村振兴规划路径探索
卢丹梅,谢楠,赵建华
2021, 43(5):2-6.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1
[摘要]
(
81
)
[HTML]
(
0
)
[PDF 3.99 M]
(
42
)
摘要:
以广东省连州市保安镇湾村为实验地,通过规划前的思考、规划中的探索、规划后的延续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探索规划能帮助乡村实现振兴发展的路径。研究提出立足乡村特质去思考问题,探讨基于乡村特质的规划建设方法,包括以公众参与为规划基础、以乡村发展致富为目标、以可操作的行动为路径、以可感知的乡愁为基底、以村民自治为实施主体等具体路径,并将规划工作进一步延伸,通过规划、实施、推广,最终实现具有乡村特质的建设范本,为我国大部分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导出
收藏
2
基于研学视角的广州钱岗古道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陈思颖,桂奕,杨骐瑜
2021, 43(5):7-11.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2
[摘要]
(
47
)
[HTML]
(
0
)
[PDF 3.10 M]
(
28
)
摘要:
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南粤古驿道与文化旅游已成为发展重点和热点,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对推动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相关研究及融合发展交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广州钱岗古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古道沿线资源和保护发展困境,以研学旅游为切入点,提出拓展多元需求的研学群体、打造空间复合的研学旅游基地、完善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古驿道“文化+旅游”产业链、复原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营造类型多样的主题活动游线 6 个方面的古驿道保护与发展策略。
导出
收藏
3
社会记忆视角下连州保安村民俗文化景观特色营造
蔡健婷,赵建华,卢丹梅
2021, 43(5):12-15.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3
[摘要]
(
70
)
[HTML]
(
0
)
[PDF 2.80 M]
(
42
)
摘要: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是社会记忆传承的重要途径,承载了乡村生活、生产、文化实践等社会记忆活动。社会记忆视角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营造研究对增强乡村文化的地方认同,维系良好的乡土社会秩序,实现乡村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粤北地区连州市保安村为例,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从山水记忆、建筑记忆、民俗记忆 3 方面分析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特质。随着社会的变迁,保安村面临山水记忆意象片段化、建筑记忆空间特色趋同化、民俗记忆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据此,提出以保安村社会记忆载体形成“营造、传承、促进”的内生机制,构建生态记忆、生活记忆和生长记忆的社会记忆体系,营造特色化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实施策略。
导出
收藏
4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乡村景观建设探索
张剑飞,丁文鹏,李晶晶
2021, 43(5):16-19.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4
[摘要]
(
49
)
[HTML]
(
0
)
[PDF 3.14 M]
(
39
)
摘要:
文化在不同发展趋势和发展境域的乡村建设中都扮演者重要角色。以公共性为核心属性的公共文化,为理解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以乡村文化的认知为基础,以公共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切入点,以城郊融合类村庄为对象,提出了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风景园林学乡村建设的方法原型,并以三王村、前洋村2 个案例来具体探讨实践过程中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
导出
收藏
5
英格兰乡村品质统计概述——监测景观变化的系统
姚韵娇,周剑云
2021, 43(5):20-25.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5
[摘要]
(
64
)
[HTML]
(
0
)
[PDF 2.91 M]
(
52
)
摘要:
景观作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是不断变化的,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地区监测景观变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及组织密切关注的问题。英国的乡村品质统计项目(Countryside Quality Counts, CQC)作为目前英格兰地区最可靠的景观变化报告方法,提供了一个记录及监测景观变化的系统。基于理论和案例研究,明确了景观特征变化是景观变化的核心,系统介绍了 CQC 的源起和发展,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评估的流程,以及评估的结果和应用。CQC 为监测和理解景观变化、管理和保护多样化景观、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导出
收藏
6
广州市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改造策略研究
陈当然,叶昌东,蔡水清
2021, 43(5):26-30.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6
[摘要]
(
81
)
[HTML]
(
0
)
[PDF 3.06 M]
(
48
)
摘要:
2020 年广州市将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纳入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当中,全面推动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村级工业园的空间利用得到了更多关注。在全面分析广州市村级工业园数量、规模、分布及产业定位等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方面的三大问题:建筑通达性差、空间粗放利用、建筑立面破败。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村园建设的自发性致使村园功能割裂,利益导向下的公共空间缺失,建设时序混乱使得设计风格迥异等。最后以海珠同创汇、天河沐陂科贸园为研究对象,提出连通内外空间系统,整顿园区室外环境,升级园区建筑立面的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改造策略。
导出
收藏
7
工业文化传承下的船厂废弃地景观更新研究
华怡雯,刘源
2021, 43(5):31-36.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7
[摘要]
(
53
)
[HTML]
(
0
)
[PDF 3.41 M]
(
36
)
摘要:
近年来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国家不断推进工业文化保护工作。船厂废弃地作为一类特殊的工业废弃地,其景观更新在置入新功能的同时,对文化的挖掘与表达常常较为浅显和单一,导致其传承效果差。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船厂废弃地景观更新的原则与方法,首先应充分挖掘与梳理场地工业文化要素,制定分级干预策略,继而对物质要素进行一对一处理,结合多种感官塑造互动式景观空间,并结合场地活动策划。且以南京市金陵船厂为实证对象,根据场地现状、目标定位,综合应用景观更新方法进行设计,将工业文化传承落到实处。
导出
收藏
8
古惠州西湖风景园林形成阶段与特征考实
梁仕然
2021, 43(5):37-39.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8
[摘要]
(
50
)
[HTML]
(
0
)
[PDF 2.79 M]
(
34
)
摘要:
惠州西湖是古代岭南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现遗存的山水景观有待进一步恢复。基于文献史料收集、实地勘察,结合历史图像,对惠州西湖风景园林的形成进行了考证与探析:从水域状态、建筑营造、景观完整度、功能种类以及城湖关系几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惠州西湖的形成分为汉、晋、唐、宋、明代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并具有相应的风景园林特色,其风貌的形成是长期动态的过程,并非静止不变
导出
收藏
9
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与营造特色探析
杭进峰,林广臻,谢燮
2021, 43(5):40-45.
DOI:
10.12233/j.gdyl.2021.05.009
[摘要]
(
46
)
[HTML]
(
0
)
[PDF 2.77 M]
(
54
)
摘要:
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并逐步转化成为一个古代城市近郊复合发展的古典公共园林。唐代东湖作为一个城市近郊相对自然质朴的郊野湖泊,沿湖周围营造有可供官民共享的风景建筑。宋代开始,东湖收归国有,大量官方建筑和宅园的相继出现,对东湖的风景空间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针对历史演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凝练了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的 3 个主要特色:城市与湖泊共同演进的历时营造;功能复合、自然朴质的风景呈现;官民共营共享的州府园林。
导出
收藏
10
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研究
冯思懿,汤辉
2021, 43(5):46-51.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0
[摘要]
(
56
)
[HTML]
(
0
)
[PDF 3.52 M]
(
54
)
摘要:
空间防御性是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作为家族聚居生活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映了地域时代意蕴与社会生活状态,研究防御需求与庄园空间营造的耦合关联,对理解近代岭南乡村庄园的内在生成机制、丰富岭南园林历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情境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梳理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的形成背景,从环境的利用与适应、庄园边界、单体建筑及内部空间 4 个方面揭示防御功能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进一步分析比较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与粤中城市宅园防御需求在空间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探索近代岭南私家宅园“功能 - 空间”融合手法的城乡之异,深化对岭南私家宅园空间生成逻辑的探讨。
导出
收藏
11
从中国古典园林“鱼”元素景观演变探究造园理念的变化
汤涓,孟醒
2021, 43(5):52-58.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1
[摘要]
(
35
)
[HTML]
(
0
)
[PDF 3.80 M]
(
49
)
摘要:
鱼虽然作为园林中次要的动物造景要素,但它具有悠久历史、丰厚文化并促进了造园活动。以“鱼”元素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演变,将其表现形式划分为“以鱼生产”“以鱼成景”“以鱼装饰”“以鱼写意”四类,并总结了鱼元素景观启蒙、转折、深化、停滞 4 个发展时期的演变特征,进而探究不同时期造园理念的变化及造园理念与鱼元素景观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从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对景观形式进行解析,探究不同形式背后所蕴含的造园理念,丰富鱼元素景观研究。
导出
收藏
12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框架的丽水植物园生态景观林空间规划研究
吕超鹏,胡绍庆,胡广
2021, 43(5):59-66.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2
[摘要]
(
47
)
[HTML]
(
0
)
[PDF 3.10 M]
(
45
)
摘要:
传统景观林规划方法已不能满足大众对生态景观林功能多元化的要求。基于丽水植物园山地环境的多项参数,采用 GIS 空间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场地生态适宜性,即生态敏感性和生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生态景观林空间初步规划。结果显示:丽水植物园按照生态风险等级可分为 5 类敏感性区域,按生境差异则划分为 7 种生境类型。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对基于突出植物保护、公众教育及森林康养 3 个不同的功能指向性规划目标,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空间叠加、重分类和整理,分别进行生态景观林空间规划,并针对性推荐部分造林树种。
导出
收藏
13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 PPGIS 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应用初探
李敏稚,黄子贤
2021, 43(5):67-72.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3
[摘要]
(
36
)
[HTML]
(
0
)
[PDF 2.86 M]
(
48
)
摘要: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式建立和高质量发展时代来临,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相关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公众参与逐渐走进国内大众视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作为连接公众和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桥梁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分析了 PPGIS 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初步构想了 PPGIS 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内容:空间数据获取及量化分析、过程监控及后评估、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面向实施的公众参与和多元创新机制等,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导出
收藏
14
基于 CiteSpace 的国内公园绿地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王敏,谷康
2021, 43(5):73-77.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4
[摘要]
(
71
)
[HTML]
(
0
)
[PDF 2.86 M]
(
30
)
摘要:
为了准确客观地了解国内公园绿地的研究现状,把握公园绿地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 CiteSpace 软件,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 1992—2020 年以“公园绿地”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 30 年间,公园绿地研究主要集中于 3 个层面:1)绿地系统、防灾公园及国家公园的规划;2)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空间布局以及优化策略;3)景观格局和生态修复策略。可达性、景观生态学、布局优化及植物群落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公园尺度的可达性、市域层面的指标评价及环境恢复性知觉是公园绿地研究的新角度。
导出
收藏
15
肇庆 5 种中国古老月季的园林造景探析
何锦燕,谢秋兰
2021, 43(5):78-81.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5
[摘要]
(
72
)
[HTML]
(
0
)
[PDF 3.45 M]
(
36
)
摘要:
以广东省肇庆市为研究地点,选择‘月月粉’
Rosa chinensis
‘Old blush’、 ‘月月红’
R. chinensis
‘Slater’s Crimson’、‘玉玲珑’
R. chinesis
‘Yu Ling Long’、 ‘绿萼’
R. chinensis
‘Viridiflora’、‘紫荷’
R. chinensis
‘Zi He’ 5 种当地生长良好的中国古老月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并结合适应性分析与案例分析,确定其可尝试以花灌木、灌木球、绿篱等形式用于营造花境、花坛绿化、道路绿化及组团绿化。
导出
收藏
16
广州市垂直绿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现状分析
明丽红,林嘉蓓,奚如春
2021, 43(5):82-86.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6
[摘要]
(
73
)
[HTML]
(
0
)
[PDF 2.82 M]
(
34
)
摘要:
对广州市越秀、天河、荔湾和海珠 4 个区 106 个样点的立体绿化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到共有 80 个样点应用了立体绿化景观,立体绿化应用率为 75.47%,其中天河区的应用率最高,为 88.46%,荔湾区的应用率最低,为 66.67%。应用植物种类共 42 科 72 属 86 种,包括草本植物 45 种,木本植物 24 种,藤本植物 17 种,种数应用最多的科是天南星科和百合科,使用频率较高的种是鹅掌藤
Heptapleurum arboricola
、光叶子花
Bougainvillea glabra
、肾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
、使君子
Quisqualis indica
和绿萝
Epipremnum aureum
等,植物种类应用较为集中、单一。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类型以棚架、桥体和墙面绿化为主,立柱和斜坡绿化较少;植物栽培形式主要有绿篱式、悬挂式、攀爬式、模块式等。
导出
收藏
17
太原城市生态廊道草本植被调查及其分布格局分析
崔虎亮,高静,徐强
2021, 43(5):87-91.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7
[摘要]
(
42
)
[HTML]
(
0
)
[PDF 2.57 M]
(
27
)
摘要:
对太原市河流生态廊道和道路生态廊道的草本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和分布格局,探讨城市生态廊道植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结果表明,太原城市生态廊道草本植物有 174 种,隶属于 41 科 20 属,其中乡土植物 107 种,所占比例 61.49%;外来植物 48 种,所占比例 27.59%;入侵植物 19 种,所占比例 10.92%。相关分析表明,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调查样点草本植物多样性越高,可见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植物丰富度。总体来看,道路生态廊道草本植被多样性高于河流生态廊道。不同廊道中入侵种占比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河流生态廊道入侵种比例随着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道路生态廊道恰恰相反,距城市中心越近,入侵种占比反而越大。
导出
收藏
18
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李宇其,王秀荣
2021, 43(5):92-97.
DOI:
10.12233/j.gdyl.2021.05.018
[摘要]
(
548
)
[HTML]
(
0
)
[PDF 3.21 M]
(
57
)
摘要:
苔藓植物是构成山地公园地被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表修复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以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植物为对象,研究了物种分布组成和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物种丰富度较低,苔藓植物共 有 16 科 24 属 44 种,其中藓纲植物 14 科 22 属 41 种,苔纲植物2 科 2 属 3 种,优势种为齿边同叶藓
Isopterygium serrulatum
、疏网美喙藓
Eurhynchium laxirete
、悬垂青藓
Brachythecium pendulum
等 9 种。不同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土生苔藓群落最丰富,其次为石生苔藓群落,树生苔藓群落丰度最低;此外,基质及湿度是苔藓植物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
导出
收藏
19
广州纯阳观
陆 琦
2021, 43(5):98-100.
[摘要]
(
49
)
[HTML]
(
0
)
[PDF 5.60 M]
(
31
)
摘要:
广东与民间信仰崇拜相关的古建筑很多,祭祀江河海的建筑有南海神庙、龙母庙、天后庙等;祭祀真武帝的建筑有佛山祖庙、三水芦苞胥江祖庙、广州仁威庙等;祭祀文昌神的建筑包括文昌庙、塔阁等,如惠东平山文昌宫、惠阳淡水文昌庙、中山三乡的文昌阁;祭祀关公的建筑有关帝庙;祭祀城隍土地的建筑有城隍庙祭祀历代名人圣贤的建筑,如潮州韩文公祠、高州冼夫人庙等;以及祭祀山岳土地以及掌管生灵的雷、雨各路诸神的建筑等。但是真正属于宗教意义上的道教建筑并不多。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